在19世纪蒸汽战舰时代的早期,巡洋舰并没有装甲防护,靠航速优势来执行侦察和巡逻任务,自身生存能力较差。后来加了一层平直的装甲甲板,只能说有了防御,但效果并不理想。不过在1881年,英国为南美国家智利开建了一条带有防御穹甲的巡洋舰——“埃斯梅拉达”号,自此世界海军进入了穹甲巡洋舰时代!与平甲巡洋舰不同的是,穹甲巡洋舰将平面的装甲甲板改成中间平、两边坡的穹面装甲甲板,这种改进对军舰水线附近舷侧起到了较好的保护作用。 虽然平甲巡洋舰与穹甲巡洋舰都属于防护巡洋舰,但平时谈到防护巡洋舰,主要就是指穹甲巡洋舰。当时世界各国海军都在紧跟这股潮流,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初,世界各国海军装备了数量可观的带有穹甲的防护巡洋舰,例如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中参战双方绝大部分战舰都是穹甲巡洋舰。由于英国拥有大量的海外殖民地,对防护巡洋舰的需求量很大,先后设计建造了十多型,数十艘。其中建造数量最多的当属“阿波罗”级,从1891至1894年,总服役数量达到21艘。 “阿波罗”级防护巡洋舰由大名鼎鼎的威廉·亨利·怀特爵士设计,威廉·亨利·怀特爵士非常有名,英国许多著名战舰都是由其设计的,例如“君权”级战列舰、“威严”级战列舰、“克雷西”级装甲巡洋舰、“强盛”级防护巡洋舰、“王冠”级防护巡洋舰,等等。中日甲午海战中的日本联合舰队“浪速”级防护巡洋舰,北洋水师“致远”级防护巡洋舰都是其手笔。威廉·亨利·怀特爵士累计设计了43艘战列舰、26艘装甲巡洋舰、102艘防护巡洋舰和74艘其他军舰,总数量达到245艘军舰,真的非常牛掰!
“阿波罗”级防护巡洋舰主要性能:舰长91.4米,宽13.4米,吃水5.3米,炮盾厚51毫米,指挥塔装甲厚76毫米,穹甲甲板厚32~51毫米,标准排水量3670吨,舰员编制273~300人。动力为2台三胀式往复蒸汽机,7600马力,双轴,航速19节。标准载煤440吨,最大载煤530吨。配备2门152毫米/40倍径速射炮,单装,各有一门在舰艏艉布置。6门120毫米/40倍径速射炮,部署在两舷,每舷各3门。另有8门57毫米速射炮,4具356毫米鱼雷发射管。 从性能数据看,“阿波罗”级的武装并不强,主要火力只有2门152毫米速射炮和6门120毫米速射炮,比不了同吨位的其他国家防护巡洋舰。例如阿根廷海军的“七月九日”号防护巡洋舰,标准排水量3500吨,配备有4门152毫米速射炮和8门120毫米速射炮。而日本海军“秋津洲”号防护巡洋舰,标准排水量只有3100吨,但配备有4门152毫米速射炮和6门120毫米速射炮。不过对于英国海军来说,火力弱并非问题,因为对这种级别防护巡洋舰的定位不同。
对于阿根廷海军或者日本海军来说,3000~4000吨的军舰已经是次主力舰了,需要参与舰队决战,例如在甲午海战中的“秋津洲”号就属于海战主力。而对于英国海军来说,3000~4000吨的防护巡洋舰,其主要目的就是殖民地巡逻、保护商业航线,或者战时负责海上侦察,因此火力并非唯一的核心指标。至于舰队决战,那是战列舰的事情,英国海军有大量的战列舰可用。在英国海军体系中,甚至不少装甲巡洋舰都是扮演殖民地巡逻、保护商业航线的角色,上万吨的军舰只配备一堆152毫米速射炮,火力非常弱。英国防护巡洋舰的特点是各性能平衡,例如适航性和续航力方面都较好! 19世纪90年代英国处于维多利亚时代,造船工业非常强,因此“阿波罗”级的建造速度很快,建造计划几年时间就完成了,从1891至1894年,总服役数量达到21艘。并且“阿波罗”级服役周期很长,一直服役到1931年才全部退役。顺便提一下,“阿波罗”级在历次行动中损失了6艘。
综合评价的话,“阿波罗”级性能比较均衡,适合大国海军,但不适合当时的清朝海军和日本海军。对于甲午战争前夕的中日海军,对防护巡洋舰的定位是要参与舰队决战,因此火力是最重要衡量因素,北洋水师2000多吨的防护巡洋舰都配备了210毫米毫米舰炮!“阿波罗”级如果在中日海军中服役,大概率是配备2门260毫米主炮和6门150毫米副炮,或者配备4门152毫米速射炮和6门120毫米速射炮。此外,装甲防护也要增强,估计穹甲厚度至少要增强到51~76毫米,但适航性和续航力不是那么重要。 因此,写架空文的网友就不要给北洋水师引入“阿波罗”级,要引入也是“默西河”级。“默西河”级标准排水量3600吨,满载排水量4050吨,配备2门203毫米主炮和10门152毫米副炮(可以换成速射炮),火力要强多了,价格也不贵(21万英镑)。
股票怎样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