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3-0,把日本清水鼓动的梯队给干懵了。
这事儿最近在球迷圈里传疯了。中日韩青少年运动会上,咱们的U18国青队,首战7-0血洗包头队,接着就是这场3-0,干净利落地拿下了日本清水鼓动梯队。决赛虽然1-2输给了韩国仁川联梯队,但这个亚军,让很多人瞬间感觉,中国足球好像又有救了。
可评论区吵得那叫一个热闹。有人说,赢个俱乐部梯队有什么好吹的?也有人说,成年队不行,不代表年轻人不行。
咱们先冷静下来,把事儿捋清楚。
成年国足什么德行,大家心里都有数。输日韩也就算了,现在有时候连缅甸、印尼都敢输,脸都不要了。所以这次U18国青,三场比赛两胜一负,尤其还赢了日本队,大家才会这么激动。
有人说,我们是国字号,打的是人家的俱乐部梯队,胜之不武。
这话听着有理,但仔细一看,不是那么回事。这次代表日本的清水鼓动和代表韩国的仁川联,确实是俱乐部的U18。但咱们这支久尔杰维奇带的国青,也不是什么主力尽出的豪华阵容。说白了,就是国青选拔队里的二队,很多都是替补,平时上场机会都不多。人家那边,队里还有07、08、09年龄段的小孩。
所以,这根本不是什么大人打小孩,就是一场实打实的摸底考。
最关键的是怎么赢的。
打日本那场,数据不会骗人。全场射门15比8,控球率55%对45%,咱们占优。看球的都知道,这几年跟日本队踢,别管哪个年龄段,我们基本都是被压着打,能偷一个算烧高香了。
但这场比赛,我们的高位逼抢,把日本队搅得是手忙脚乱,后场出球都费劲。这帮小伙子,脚下有活,敢拿球,敢做动作,不再是以前那种闷头带两下就起大脚的踢法。
这压根就不是我们印象里那个技术粗糙、只会长传冲吊的中国队。
队里不少球员是鲁能和根宝基地出来的,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的青训,路子走对了,是真的能培养出会踢球的人。
当然,一场胜利也别高兴得太早。决赛1-2输给韩国,问题也暴露得很彻底。
上半场还能跟对手掰掰手腕,到了下半场,体能一掉,立马跟不上节奏,被人家两个反击就打穿了。老毛病了,体能和比赛专注度,还是差了一口气。
赛后,韩国队教练过来一顿猛夸,说中国队这批球员能力很强,以后能出世界级球星。
这话听着舒服,但咱也别全当真。人家赢了球,说几句场面话,这是礼貌。我们自己几斤几两,得清楚。
这几场热身赛,就像一张试纸,测出了中国足球青训的真实水平。
惊喜是,我们的孩子在技术和战术理解上,已经不怵日韩的同龄人了,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能占到上风。
警醒的是,我们的体能储备和在高强度对抗下保持稳定发挥的能力,依然是短板。这个问题不解决,到了成年队赛场,技术再好也白搭。
所以,别再争论什么“怕不怕日韩”了。这次的成绩,既不是灵丹妙药,也不是世界末日。它只是告诉我们,我们的青训走在一条正确的路上,但这条路还长得很。
成年队的坑太深,指望这帮孩子马上填上,不现实。
韩国教练赛后的客套话,听听就好。球员们也别因为一句夸就乐开了花。
真正的问题是,这些苗子,以后谁来浇水,谁来施肥?别又长着长着,就给长歪了。
股票怎样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