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媛做梦都没想到,生完孩子填的那张表,竟然真的让她收到了1万块钱。
7月25日上午,这位呼和浩特的新手妈妈正在给孩子换尿布,手机突然“叮”地响了一声。银行短信显示:您尾号1234的储蓄卡收入10000.00元,附言:一孩育儿补贴。
“我当时愣了好几秒,还以为是诈骗短信呢!”王媛回想起那一刻,还是有点不敢置信,“赶紧打开银行APP查了好几遍,真的到账了!”
激动之余,她立马把这个好消息发到了妈妈群里。结果没想到,群里炸开了锅。
“什么?还有这种好事?我怎么不知道!”
“我去年生的娃,是不是错过了?”
“天哪,我家老二都一岁了,一分钱没领到过!”
错过的钱,真的让人心疼
群里最懊悔的要数李婷了。她去年刚生完二胎,听说有育儿补贴这回事,但当时忙着坐月子,也没当回事。这会儿一算账,差点没哭出来。
“国家补贴3600块,咱们这儿地方还补1万,我整整错过了1万3千6!”李婷在群里发了好几个哭的表情,“早知道我说啥也得去申请啊!”
其实,像李婷这样错过补贴的家庭还真不少。很多人压根不知道有这个政策,或者知道了也不知道怎么申请。更要命的是,这个补贴有时间限制,过期就真的没了。
不过,好消息是,2025年的育儿补贴政策比以前更给力了!
国家发钱了,每个娃都有份
今年的政策确实让人眼前一亮。国家层面,每个孩子能拿到10800块钱,分三年发放,每年3600元。
你别小看这个数字,算算就知道了:
2025年出生的娃,能拿满3年,一共10800元; 2024年出生的,今年开始算,能拿7800元; 2023年出生的,还能拿4200元; 就连2022年出生的,也还能抓住尾巴拿个600块。
上海的张女士就是个活例子。她7月15号在手机上申请,没想到3个工作日后就到账了3600元。“银行短信写着‘国库集中支付-育儿补贴’,看着就正规!”张女士高兴地在朋友圈晒了截图,“这钱来得正好,给娃买安全座椅的钱有着落了!”
地方政府也在拼,最高10万不是开玩笑
国家给的钱已经不少了,没想到各地政府还在加码。这差距一比较,真的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呼和浩特的政策最让人羡慕:一胎家庭一次性给1万,三胎家庭更狠,直接给10万!不过这10万不是一次性给的,是每年给1万,一直给到孩子10岁。
深圳也不甘示弱,人才家庭一次性补贴3万。浙江的二胎家庭能拿5万,分5年给。江苏更直接,生育津贴“免申即享”,产假结束自动到账。
四川那边虽然没有大城市给得多,但农村家庭也有额外2000元的补贴。
双胞胎的家庭更是赚翻了。按实际孩次算补贴,要是在呼和浩特生了双胞胎老三,那就是2份三胎补贴,每年能拿2万!
申请其实不难,就怕你不知道这3个坑
看到这儿,你肯定想问:这钱怎么申请?
说实话,申请流程本身不复杂,就是有几个坑容易踩。
第一步是自查资格。其实要求挺简单的:2022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孩子都行,父母一方有本地户籍或者社保连续交满1年就成。
不过这里有个坑:再婚夫妻千万别把再婚前的孩子算进去!比如你们现在是二婚,各自都有一个孩子,现在又生了一个,那这个新生儿是“三孩”,不是“一孩”。好多人就因为这个搞错了,申请直接被拒。
第二步是准备材料。出生证明、户口簿、银行卡,这些都是基本的。关键是出生证明上的“孩次”信息,一定要和户口簿对得上。
拍照的时候也有讲究:出生证明要拍全四个角,文字清晰不能有反光。银行卡最好用四大行的一类账户,别用信用社的卡,容易出问题。
第三步就是提交了。现在方便,支付宝或微信搜“育儿补贴”小程序,选择户籍省份,把材料上传就行。或者去本省的政务服务网,比如浙江的“浙里办”、广东的“粤省事”。
提交后一般3到5个工作日就有结果,可以在小程序的“我的”里面查看审核进度。
这5类人最容易错过,看看有你吗?
根据各地反馈的情况,有5类人特别容易错过这个补贴:
流动人口最麻烦。孩子必须落户才能申请,没户口的话想都别想。
军人家庭需要提供“随军家属证明”来替代社保证明。
双胞胎父母要按实际出生顺序填孩次,不能搞混了。
还有些人因为各种原因超期了,这种情况需要线下提交“未申领情况说明”,程序会复杂一些。
最后就是不知道怎么查补贴到账的。一般到账后,银行短信的附言会写“育儿补贴+年份”,很好识别。
时间不等人,8月31号就关门了
最关键的是时间!全国统一申请时间是8月20日上午9点到8月31日晚上9点,总共就12天!
财政部已经下达了900亿专项资金,钱是有的,就看你能不能抓住这个机会了。
系统关闭后就得等明年,到时候政策会不会变,谁也说不准。
各地的咨询电话也都公布了:北京010-12320、上海021-12320、广州020-12345。有问题可以直接打电话问。
这钱,不领白不领
说到底,这就是国家给咱老百姓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养孩子本来就不容易,奶粉钱、尿布钱、疫苗钱,哪样不要钱?
王媛拿到1万块钱后,第一件事就是给孩子买了个好点的婴儿车。“这钱来得太及时了,正好解了燃眉之急。”
李婷虽然错过了去年的,但今年还能补申请一部分。“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嘛!”
现在想想,政府愿意拿出这么多钱补贴育儿,说明什么?说明国家真的希望大家多生孩子,愿意为此买单。
最后想问问大家
你们那儿有额外的地方补贴吗?金额是多少?申请过程顺利不?
我特别好奇,为啥同样是中国人,补贴差距能这么大?呼和浩特三胎家庭10万,有些地方可能一分钱都没有。
还有,你觉得这个政策能真正鼓励大家生孩子吗?还是只是杯水车薪?
评论区聊聊你们的看法吧!顺便晒晒你们那儿的坐标和补贴标准,让大家开开眼!
股票怎样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