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持续加大对中医药产业的政策支持,为艾草等特色中药材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在此背景下,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山西省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晋政办发〔2025〕19号),明确提出构建晋产中药产业链发展新格局。在这一政策东风下,扎根晋中寿阳县平头镇的本土艾草产业园深耕细作,打造“北旱艾”区域公用品牌,建设艾草产业园,完善全链条发展,成为“北旱艾”品牌建设的生动实践者和乡村振兴的有力推动者。
一位有着军旅生涯和党员情怀的“新农人”。刘艳宏1978年出生于平头镇刘南沟村的他,2007年至2013年曾任职北京同仁堂山西连锁药店副总经理,积累了丰富的医药行业经验。2014年,他毅然返乡担任南沟村主任,怀揣着对家乡的热爱和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于2017年开始全身心投入艾草制品运营。2024年,刘艳宏更是获聘寿阳县“优秀人才”,其带领企业发展的决心和能力备受认可。
自成立以来,该企业始终以艾草产业为核心,坚持产业相互融合发展。九年间,公司不仅在省会太原开设了艾制品专卖店,其研发的艾灸制品更成功进入约70家二级、三甲医院临床推广应用。早在2018年,公司便在平头镇胡家堙村布局了集种植、加工、研发为一体的产业园雏形。经过不懈努力,目前已基本实现艾草种植、艾绒生产加工、艾制品灸具产品制作研发的闭环。其自主研发的艾灸排烟系统,已覆盖全省70%的中医院,有效解决了临床艾灸的排烟难题。此外,还与山西省针灸学会、太原科技大学等专业机构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为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提供了坚实支撑。目前,公司总体销售额已达千万元级别,初步形成了“企业+门店(品牌)+基地+村委集体+合作社+农户+AI”的点面融合发展框架。
展开剩余66%作为一家深耕细分领域的科技型企业,该公司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布局和技术创新。2022年,公司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编号:GR202214001437)。截至目前,已拥有艾灸产品实用新型专利6个、艾灸仪器软件著作权11项、艾灸发明专利2项(艾条装置),并主导制定了省级灸疗技术标准2项——《灸疗室排烟设备团体标准》和《木制灸盒团体标准》,这两项标准均于2023年10月发布,为行业规范化发展贡献了“山西智慧”。
丰富的产品结构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公司经营产品涵盖艾草加工的条、绒、柱(280品规),艾灸仪器(15品规),艾草布艺(50品规),艾草日化(18品规),木制灸具(38品规)以及其他辅助灸疗产品(89品规),合计约490个品规,满足了不同市场和消费群体的需求。
尽管发展布局已初步成形,但企业也面临着现实的挑战。“后期发展区域位置匹配不合理制约发展。”刘艳宏坦言,胡家堙加工厂区面积较小,功能无法完全匹配发展需求,且存在一些发展争议;而南沟村的商务办公展厅虽环境优良,但实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的加工区土地问题成为当前最大的瓶颈。
为突破发展桎梏,响应省政府打造“北旱艾”品牌的号召,公司正积极筹划打造一个“三位一体”的艾草全产业链园区。该园区规划用地约10-20亩,要求交通便利、配套设施到位。园区主营业务将全面升级,包括艾草仓储、多机位加工,艾绒、艾条、艾柱卷制包装,艾草布艺加工、木制灸疗器具的全产品投入生产开发,艾灸机器人研发应用、艾灸排烟系统智能化设备升级改造,智慧AI艾灸科室研讨打造以及艾灸康养管理咨询服务中心建设等。
据初步规划,该项目计划投资500-1000万元,预估年产值可达300-500万元。更深远的意义在于,项目建成后,将带动周边艾草特色种植产业调整土地约2万亩,助力实现比玉米产值翻一番的显著提升,直接解决驻地就业人数约150人,并实现税收逐年15%左右的增长。
“实干兴邦,结合太晋一体平头融合区飞地经济的发展,康养产业助力推行,让一株艾草为乡村振兴发挥最大意义和价值。”刘艳宏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坚定的信念。
从一名退役军人到乡村致富带头人,从一个小小的艾草加工点到规划中的全产业链园区,刘艳宏和他的企业正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内涵。随着“北旱艾”区域公用品牌的打造和山西省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的深入推进,这株承载着希望的小艾草,必将在三晋大地上茁壮成长,绽放出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绚丽之花。我们也有理由期待,这家晋企将在“北旱艾”的旗帜下,为山西中医药产业的振兴贡献更大的力量。
编辑|凡尘
发布于:山西省股票怎样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